1982年11月11日,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庆祝独立的重要日子。
从11月10日早晨起,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便守候在总统府,焦急地等待着盟友苏联送来的贺信。然而,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苏联的祝贺始终没有出现。多斯桑托斯多次指示外交部与苏联方面联系,但都未收到任何回应。
这异常的状况很快被众多西方国家敏锐察觉。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,苏联过去每年都会在安哥拉独立日前夕,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自发去贺信,这不仅是外交惯例,更体现了苏联对安哥拉这个“小兄弟”的深切关怀。
然而今年的独立日,却完全没有苏联的任何表示,令外界不禁怀疑莫斯科是否发生了重大变故。
展开剩余91%11月10日下午,多斯桑托斯紧急向安哥拉驻苏联大使馆下达密令,要求他们查明真相。
很快,驻苏联使馆回报了几个异常情况:其一,当天下午,苏联中央电视台突然中断了原定的常规节目和一场音乐会,改播了一部关于列宁的纪录片,或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;其二,晚间新闻节目《时间》的女主持人罕见地身着一袭黑色长裙,气氛格外庄重。
使馆方面推测,这可能与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安德烈·帕夫洛维奇·基里连科的去世有关。基里连科此前曾传出健康状况堪忧,且刚刚缺席了几天前举行的十月革命65周年庆典。
直到11月11日上午11点,莫斯科时间,人们终于从著名播音员伊格尔·基里洛夫的播报中得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:
苏共中央总书记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·伊里奇·勃列日涅夫,因心脏病于11月10日在莫斯科去世!
苏联著名政论家罗伊在其著作《政客画像》中写道,1982年11月9日早晨,勃列日涅夫状态正常。
当日中午,他如常来到办公室批阅文件。没多久,安德罗波夫也来到办公室,两人就工作内容进行了十几分钟的交流。勃列日涅夫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才返回位于扎列奇耶的别墅。
勃列日涅夫的贴身保镖弗拉基米尔·梅德韦杰夫在其回忆录《私人保镖回忆录——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罪孽》中提到,勃列日涅夫回家后仅表现出一点“小反常”: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观看自己最喜爱的新闻节目《现在播报》。
他的妻子彼得罗夫娜也确认了这一点。虽然这有些异常,但她并未太过担心,因为勃列日涅夫的身体表面上似乎无大碍。
此前不久,勃列日涅夫还访问过阿塞拜疆,并在莫斯科主持召开了高级军官会议。11月7日,他在红场冒着恶劣天气,参加了大型阅兵仪式。
即使天气恶劣,勃列日涅夫仍站立了几个小时,向举着他画像的群众频频挥手致意。阅兵后,他出席了招待会。
招待会上,他多次举杯祝酒,“为列宁党干杯”,“为在场所有人的健康干杯”,表现得十分正常。
因此,彼得罗夫娜和梅德韦杰夫谁也没想到,这竟是勃列日涅夫生命的最后一晚。
梅德韦杰夫回忆,那天晚上勃列日涅夫几乎没怎么吃东西,仅喝了些奶渣和茶,感到喉咙有些不适,随后深呼吸着回到了卧室。
当晚,梅德韦杰夫值白班,约八点半由另一名保镖索巴强科夫接班后离开了别墅。
第二天接近早上九点,梅德韦杰夫返回勃列日涅夫住所,准备接替夜班的索巴强科夫。
抵达时,彼得罗夫娜正坐在一楼餐厅吃早餐。由于她患有糖尿病,每天清晨八点左右都会由医生注射胰岛素,注射完毕后便开始用餐,而勃列日涅夫通常还在休息。
九点时,两名保镖上楼来到勃列日涅夫卧室,索巴强科夫照常拉开窗帘。
梅德韦杰夫回忆道:“平时拉开窗帘时,勃列日涅夫都会睁眼准备起床。但那天他却一动不动,面朝上,头低垂在胸前,下巴紧贴胸膛,姿态异常诡异。”
两人相视后,觉得情况不对,便走近床边轻轻摇晃他的手臂,但没有任何反应。加大力气摇晃,甚至晃动床铺,他依然如死尸般一动不动,双眼紧闭。
梅德韦杰夫心头一沉,颤抖着对索巴强科夫说:“总书记不会死了吧?”索巴强科夫面色苍白,急声喊道:“快通知警卫长!”
不久,警卫长斯多罗诺夫赶到卧室,见状也呆住了。梅德韦杰夫提议找值班护士,但斯多罗诺夫却说别墅里没有值班护士!
无奈之下,梅德韦杰夫和斯多罗诺夫不停拍打勃列日涅夫,试图叫醒他,而斯多罗诺夫则去通知苏联高级领导人。
约半小时后,安德罗波夫抵达现场,进入卧室后询问:“他怎么样了?”
梅德韦杰夫摇头答道:“我觉得他已经死了,我们该怎么办?”安德罗波夫脸色苍白,未作回应。
随后,苏联卫生部第四总局局长恰佐夫带领医务人员赶来。见到勃列日涅夫的状况,医护人员都倒吸冷气,问恰佐夫如何处理,他表示“尽力抢救”。
十分钟后,恰佐夫向安德罗波夫报告:“我们已尽全力,抢救无效……”
据恰佐夫事后回忆,他到达时勃列日涅夫已死去数小时。所谓抢救,不过是安慰现场人员的象征动作。
抢救失败后,安德罗波夫下令暂时封锁消息,并召集政治局成员于克里姆林宫开会。
因部分委员不在莫斯科,会议推迟至晚上举行。
会上,政治局委员一致同意由安德罗波夫接替勃列日涅夫,并确定了治丧委员会名单,推选安德罗波夫为主席。
当时,美国驻莫斯科记者伯列克凭借敏锐新闻嗅觉,最先发现异常。
他说:“11月10日晚,莫斯科电视台取消了既定的音乐节目,改播列宁相关电影。晚间新闻播音员换上黑色长裙,气氛凝重。人们猜测有重要人物去世,却没人想到竟是勃列日涅夫。直至11日上午11点,苏联才正式通报其逝世消息。”
作为勃列日涅夫的保镖,梅德韦杰夫对整个事件有诸多不解。
既然全苏联高层都知晓勃列日涅夫的身体状况,为什么别墅里连医务室都没有,更别说常驻护士?
他在回忆录中愤怒地写道:“这不仅是疏忽,是犯罪!”
另一个疑点是,勃列日涅夫究竟具体死于何时?
官方定论是11月10日晚上八点半,但据给彼得罗夫娜注射胰岛素的护士说,注射时勃列日涅夫还活着,她亲眼见他翻了身。
卫生部局长恰佐夫作为第一位医学专家确认,勃列日涅夫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及功能不全,这些基础疾病才是死亡主因。
梅德韦杰夫记得,临终前勃列日涅夫曾告诉他,由于失眠严重,安德罗波夫曾给他服用一种“黄色药片”,服用后睡眠改善显著。
然而,服药时间不长,勃列日涅夫却突然离世。
他去世后,安德罗波夫立即接任其职务。
尽管梅德韦杰夫无确凿证据怀疑药片有问题,但他的疑虑并非毫无根据,苏联许多人也支持他的看法。
不仅如此,早在六十年代,勃列日涅夫就曾遭遇一次离奇的未遂刺杀。
这起事件被苏联政府长期封锁,鲜少公开。人们怀疑,刺杀策划十分拙劣,而号称精干的克格勃竟未能防范,令人不解。
1969年1月22日,苏联民众期待观看勃列日涅夫迎接航天英雄
发布于:天津市顺发配资-杠杆炒股配资-股票十倍配资-南京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